種植包裝全攻略,六大創新材料,讓你的商品與眾不同

綠色消費,是一種選擇,也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。當我們選擇可種植的包裝,便可以默默成為環境的守護者。

塑膠垃圾的問題,讓現在重視環保的我們很頭痛。你知道塑膠要多久才能分解嗎?答案是:上百年!因此,為了尋找更環保的包裝材料,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。因此,可持續包裝材料成為了企業和消費者重視的焦點。本篇文章將帶領你們了解這些創新的環保包裝材料,並且探討可種植包裝的市場趨勢以及未來發展。

包裝變花園,用完別丟,種出你的小綠洲

可種植包裝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創新包裝形式,它利用可分解的再生紙材料,並在其中加入植物種子。這類包裝材料的最大特色是,使用後,只要將其埋入土壤中,裡面的種子便會逐漸發芽生長,而包裝材料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自然分解,回歸原始大地。

根據市場研究報告,環保包裝市場預計將從2024年的250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450億美元,年均增長率(CAGR)約為7.2%。其中,可種植包裝被視為最具潛力的市場領域之一。Pangea Organics等品牌已推出此類包裝,消費者在使用完產品後,可以將包裝轉化為植物,進一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。

可種植包裝有助於減少塑料廢料,也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性的使用體驗。可種植包裝帶領『綠色消費』風潮,讓品牌形象更升級,吸引更多重視環保的消費者。

可種植包裝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創新包裝形式

圖片來源:botanicalpaperworks

『菌』奇包裝!用『蘑菇』打造你的綠色生活

你知道嗎?現在有種很特別的包裝,竟然是用『蘑菇』做的。蘑菇包裝是一種由真菌的菌絲體(Mycelium)所製成的環保包裝材料。這種包裝具有極高的可生物降解性,並且製作過程中使用了農業廢料,如粟米莖和外殼。美國 Ecovative 公司率先開發的『蘑菇包裝』,正逐漸受到市場關注。這種創新的環保包裝,未來很有發展的潛力。

根據數據,全球生物基包裝市場規模在2023年已達到150億美元,預計到2028年將突破300億美元。這一增長與蘑菇包裝材料的崛起密切相關。蘑菇包裝的製作過程,不僅對環境超友善,還能讓農業廢料變身,實現資源的完美循環。

在蘑菇包裝的推動下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向這種可持續的材料,尤其是在需要填充或緩衝的包裝中,這種材料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塑膠泡沫,對塑膠污染的減少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
蘑菇包裝是一種由真菌的菌絲體(Mycelium)所製成的環保包裝材料
autodesk core timelapse

圖片來源:mushroompackaging

Lush 帶頭植物系緩衝材,帶領綠色包裝新風潮

別小看這些塑膠緩衝材,它們對環境的傷害超乎想像。塑膠緩衝材是用來保護商品在運送過程中免受損壞的常見包裝材料。傳統的塑料緩衝材通常難以分解,且對環境造成很大負擔。但隨著科技慢慢進步,許多企業已經研發出以植物原料製成的環保緩衝物。這些環保緩衝物多由玉米澱粉、高粱等植物原料製成,能自然分解,還能迅速溶於水,大大地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。

Lush等品牌的成功案例表明,使用環保緩衝物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和資源浪費。再好的例子,Lush在2023年減少了35%的塑料使用量,並轉向使用植物原料的緩衝物料,也為其他企業樹立了好榜樣。

image 3

圖片來源:綠色網購(二):6款不可不知的 環保包裝物料

甘蔗渣的第二春,環保包裝讓廢棄物重獲新生

別小看甘蔗渣,它可是目前環保包裝的新星。甘蔗渣做的緩衝材,不僅能保護商品,還能自然分解,減少對環境負擔。蔗渣作為一種農業廢料,常常被丟棄或焚燒。然而,一些設計師和企業已經開始將蔗渣轉化為環保包裝材料。這種用甘蔗渣做的緩衝材,體現了循環經濟的無限可能,面對環境和資源都是一大福音

台灣設計師團隊推出的蔗渣包裝材料,已經成功替代了部分塑料包裝,並利用這些材料在使用後進行回收或再次利用。根據測試數據,蔗渣緩衝物可以有效減少20%的包裝材料使用,並且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。

image 4

圖片來源:綠色網購(二):6款不可不知的 環保包裝物料

蜂巢紙的逆襲 GreenWrap,包裝界的環保尖兵

一種名為「GreenWrap」的創新紙材包裝,以獨特的設計理念,慢慢取代傳統的氣泡紙,成為目前市場上的新寵兒。GreenWrap 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雙層結構。底層是輕薄的襯紙,為商品提供基本的保護,而面層則是擁有專利 3D 蜂巢結構的牛皮紙。這種獨特的設計,賦予了 GreenWrap 如氣泡紙般的緩衝能力,更能有效保護易碎品在運輸過程中免受損壞。

更重要的是,GreenWrap 成為一款真正做到「保護商品,也保護地球」的環保包裝。材質可完全循環再造與生物分解,大幅降低對環境的衝擊。

這種材料的開發是應對傳統包裝材料問題的有力措施之一。根據實驗,GreenWrap能夠減少50%的包裝材料浪費,並且比傳統的塑料包裝減少30%的碳排放,對於企業的ESG目標也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
圖片來源:ecoenclose

餐具變盆栽,植生餐具,讓環保從餐桌開始

全球對塑膠污染的警覺日益提升,一次性餐具首當其衝,成為目前解決的環境難題。這些難以分解的塑膠製品,會長期殘留於自然界,更在分解過程中釋放有害物質。因此,一種突破性的解決方案產生:『植生餐具』,一種以全植物材質打造,並於末端嵌入非基因改造種子的創新餐具。全球各地已有先驅企業投入植生餐具的生產,例如,位於中東和南美洲的業者成功推出此類產品。消費者在享用餐點後,可將餐具末端埋入土壤並適度澆水,短短數週內,便能見證植物萌芽成長。若使用一公噸的植栽餐具,便可以有效減少相當於16棵樹木的砍伐量,充分體現對環境保護的積極貢獻。

例子說明,杜拜和哥倫比亞的企業推出了這類餐具,消費者在用餐後可以將餐具末端埋入土壤,並進行澆水,約10至20天後就會發芽,最終長成植物。這種環保餐具不僅可以解決塑膠餐具的污染問題,還能幫助提升消費者對環保行為的認知。

看完以上例子,無論是能種出植物的包裝、用蘑菇做的包裝,還是會自然分解的餐具,這些創新材料都為企業提供了環保又省錢的好選擇。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政府政策也大力支持,可持續包裝市場正快速成長。未來,只要更多企業願意投入,加上科技不斷創新,環保包裝一定會越來越普及,也能幫助我們一起實現地球永續的目標。

衍伸閱讀

可變式包裝:攻佔不同市場,可以創造無限商機?

掌握先機:2025 iF 包裝設計趨勢搶先看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