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節列表
何謂Z世代?泛指出生於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期,他們熟悉網路社群、善於多工作業,重視自我價值。
隨著Z世代消費群體的崛起,獨特的價值觀與審美偏好正顯著影響各個產業的設計與行銷策略,特別是在包裝設計領域。與傳統將包裝視為產品附屬品的觀點不同,現代包裝已成為品牌與Z世代消費者溝通價值觀、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橋樑。本文將基於世代快速變化的所面對的市場,深入了解Z世代對包裝價值的新觀點,並分析包裝產業如何調整策略以適應這個世代的轉變,有效地與這群新興消費者建立連結並獲得他們的青睞。
一、包裝偏好如何迎合Z世代消費?
Deloitte於2022年的全球調查發現,超過64%的Z世代展現出對永續產品的付費意願。同時,驚人的85.64%的Z世代強調,品牌在道德上的表現將左右他們的消費選擇。這些數據強有力地證明,價值觀和品牌理念已成為Z世代選擇品牌時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。
在包裝層面上,這樣的偏好反映為:
1. 顏值?
Z世代高度重視產品的視覺呈現與風格,社群媒體如:Instagram、小紅書、TikTok,已成為他們發現與分享產品的主要平台。包裝設計最基本要「好看」,更要「值得被拍照」。
根據Snapchat與Ipsos聯合調查,超過70%的Z世代表示他們會因為社群媒體上的美感推薦而購買商品,視覺風格是他們考慮購買的前五大因素之一。

圖片來源:消費新物種:Z 世代,你該用哪幾招提升顧客忠誠度,刺激消費轉換率?
2. 可持續性?
「環保材質的選用、包裝的可重複使用性以及包材的精簡化,對於Z世代而言,已不再僅是品牌的『加分項』,而是選擇品牌時的基本門檻與必要條件。過去或許能憑藉亮眼外觀吸引目光,但在Z世代的消費觀中,『漂亮但不環保』的產品正迅速失去其吸引力,甚至可能引發負面評價,損害品牌形象。」
3. 情緒連結與自我認同?
「Z世代的消費偏好強烈傾向於能提供『情緒價值』與彰顯『自我認同』的商品。從設計風格、配色、品牌從設計風格、配色、品牌故事再到宣傳標語,如果能精準傳達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,就能有效建立情感連結,引發他們的認同。
根據 PwC 的報告洞察,Z世代的購物行為不僅止於商品本身,更著重於『品牌能否代表自我』。這也讓產品包裝成為品牌傳達核心理念和價值觀的首要接觸點,直接影響消費者是否認同這個品牌。
二、Z世代如何改變包裝產業的競爭規則?
受到Z世代的驅動,包裝早已超越其保護功能,成為眾多品牌在多個層面、價值觀上競爭的重要戰略工具:
一、從「外衣」到「內容」:體驗至上的開箱經濟
Z世代的消費不再是單純的物質交換,更是一場注重感官與情感的體驗之旅。產品包裝,作為消費者接觸產品的第一印象,其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放大。「包裝即內容,開箱即行銷」不再是口號,而是Z世代消費行為的真實寫照。YouTube、TikTok上蓬勃發展的開箱影片(Unboxing),正是這種體驗需求的具體體現。品牌不再主要關注包裝的保護功能,而是精心設計拆封的每一個步驟,從材質的觸感、視覺的層次、到隱藏商業模式的驚喜,都力求於「儀式感」。這種體驗式包裝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感知價值,更能點燃Z世代的分享慾望,讓每次開箱都變成品牌自己製造話題,在社群上瘋傳。
二、從「同質」到「獨特」:包裝成為品牌身份的視覺形象
只有單靠包裝設計,才能扮演塑造品牌獨特性的關鍵角色。如同飲品品牌Blume以其柔低飽和和的色彩和精緻的插畫風格,在眾多飲品中建立起獨樹一幟的形象;日本文具品牌Midori則以其簡約的設計和對材質的極致追求,獲得對生活質感有要求的消費者的眼光。包裝不再僅僅是產品的容器,更是品牌價值觀、審美取向的視覺化呈現,是與Z世代進行情感溝通的重要媒介。根據Statista的預測,2024年全球個性化包裝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8.8億美元,年均成長率超過6%。這清楚地表明,能夠提供個人化、利基型包裝的品牌,將更能貼合Z世代追求獨一無二、展現個性的需求,與他們建立更強的連結。
三、從「保守」到「創新」:不同規模品牌的包裝突圍戰略
面對Z世代這個擁抱變化、追求新意的消費群體,不同規模的品牌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包裝策略。新創品牌往往更具實驗精神,勇於與插畫家、KOL跨界合作,推出限量與聯名包裝,借助獨特的設計風格和KOL的社群影響力,就能很快引起大家的討論,做出獨一無二的感覺,讓消費者覺得很值得收藏,小品牌也能靠這招殺出重圍。而擁有龐大市場份額的大型品牌,則面臨著品牌形象的慣性與環保責任的壓力。為了持續吸引Z世代,他們正積極投入包裝的再設計,一方面融入更符合Z世代審美的元素,另一方面則大力推動減塑技術和環保材質的應用,這樣才能回應Z世代對永續的重視,他們的品牌才不會被淘汰,也能繼續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。
三、三大產業的Z世代包裝對應策略:案例、分析與數據洞察
Z世代的包裝偏好並非單一面向,不同產業需採取更精細化的策略,方能有效溝通並建立連結。
1. 美妝與保養產業:理性與情感的共鳴
- Typology:極簡透明下的信任建立 法國品牌Typology精準洞察Z世代對「成分透明」與「環境友善」的高度重視。包裝設計以極簡主義為核心,裸色紙盒傳遞樸實質感,透明成分標示則直接回應Z世代的理性訴求。搭配可回收材質的使用與碳足跡標示的清晰呈現,Typology不僅在視覺上展現簡約,也在實質上呼應了Z世代對永續發展的承諾。根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,Z世代是推動純淨美妝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,對成分來源和環境影響的關注度顯著高於其他世代。

圖片來源:popbee
- Fenty Beauty:多元價值輸出 相較於Typology的內斂,Rihanna創立的Fenty Beauty則選擇以多元族群的包裝形象與積極的社群經營,將包裝提升至「價值敘事」的高度。從粉底液色號的廣泛覆蓋到模特兒選擇的多樣性,Fenty Beauty的包裝本身即是一種「包容性」的宣言,直接與Z世代追求平等與多元價值的理念產生共鳴。麥肯錫(McKinsey & Company)的研究指出,Z世代是價值觀驅動的消費者,他們更傾向於支持與自身價值觀相符的品牌。

圖片來源:fenty-beauty
2. 飲品與食品產業:個性化與趣味性的溝通
- Blume:可愛療癒的情感連結 Blume巧妙地運用「可愛+自我關懷」的風格,成功吸引了大量女性Z世代。粉紫色調的柔和、手寫字體的親切,以及時常出現在包裝上的可愛插畫元素,都營造出一種療癒、溫暖的氛圍,精準擊中Z世代在快節奏生活中尋求情感慰藉的需求。根據一份針對Z世代的心理健康調查顯示,他們更傾向於選擇能帶來積極情緒和共鳴的產品。 Blume的包裝設計正是抓住了這一情感缺口,將產品與正向情緒、自我關懷聯繫起來,建立了強烈的情感連結。
- Oatly:幽默直白的理念傳達 ,將包裝變成一個「會說話的平台」。其簡潔的設計風格下,大膽地印上品牌的理念、幽默的文案,甚至帶有挑釁意味的口號,直接與Z世代進行溝通。這種直白、真誠且帶有態度的溝通方式,反而更容易贏得Z世代的認同與轉發。一份關於Z世代網路行為的研究指出,他們更傾向於分享真實、有趣且能表達自我的內容。 Oatly的包裝正是創造了這樣一個內容載體,鼓勵消費者將其視為表達個人立場和價值觀的工具。
3. 文創與生活用品:視覺張力與個性表達
Penco:復古工業的質感魅力 相較於Poketo的奔放,日本品牌Penco則以其復古的色彩、簡約的工業風格,以及實用的設計,抓住了部分男性Z世代的目光。這種帶有懷舊感和工具感的設計,恰好契合了部分Z世代追求經典、注重實用性的偏好。一些針對男性消費者的研究顯示,他們在選擇產品時,除了功能性,也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設計感和質感。 Penco的包裝設計正以獨特的風格,在眾多生活男性用品中脫穎而出。
Poketo:日常藝術的感官延伸 Poketo以「日常即藝術」為核心主張,其筆記本、紙膠帶等產品的包裝設計往往具有高度的視覺張力,鮮豔的色彩、獨特的圖案,以及與不同插畫家合作推出的聯名款,都充分滿足了Z世代追求個性化和視覺享受的需求。視覺內容在Z世代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,Instagram、Pinterest等視覺社交平台的流行便是最好的證明。
四、包裝供應鏈的新挑戰與競爭策略
為了滿足Z世代的需求,包裝供應鏈正經歷以下三大競爭變化:
1. 彈性生產與快速響應
Z世代追求個性化與限量感,這使得品牌對包裝的需求更趨向短週期、小批量。供應商需要導入數位印刷、自動打樣與模組化設計平台,以應對多樣化的訂單。
- 案例: 台灣包裝製造商「盒作」推出的線上即時模擬工具,讓設計師與客戶能快速視覺化調整,縮短從提案到交貨的時間。
2. 透明永續與價值證明
品牌在與Z世代溝通時,需要提供包裝的來源、材料證明與碳足跡報告等ESG資訊。印刷廠和紙材供應商要是能提供這些認證和報告格式,就能更好地滿足品牌客戶的需求,讓自己的服務更有價值,更有競爭力。
3. 從設計到敘事:賦能品牌溝通
未來的包裝設計公司,不能只專注視覺,而要協助品牌定義溝通語言、設計行銷素材,甚至是社群媒體內容。未來包裝不只是外殼,更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,供應商要能幫助品牌用包裝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。
Z世代不僅消費金額逐年上升,更重要的是他們正重新定義品牌與市場的遊戲規則。這對包裝產業來說,不僅是外觀的改變,更是商業模式和價值創造方式的徹底重塑。
誰能在這場競爭中,率先理解Z世代的多重心理與審美密碼,誰就能擁有未來市場的話語權。